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洗黑錢檢控按年增27%

洗黑錢檢控按年增27%

全球洗黑錢活動有上升趨勢,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最近表明,把打擊洗黑錢列為今年首要行動項目之一;但警方指出,不法分子近年多聘用非本地居民來港開戶口,取得網上理財密碼後極速離港,再透過互聯網處理黑錢交易,令警方難以跨境拘捕;捉賊難惟有拿贓,警方遂向法庭申請財富凍結及充公令,至今已充公逾30.37億元黑錢,金額最高的一宗達15億元。

凍結充公逾30億

根據警方資料,去年因洗黑錢被檢控及定罪人士,分別有212及143人,按年增加27.71%及6.72%,其中以英冠球會伯明翰前班主楊家誠因洗黑錢逾7.21億元被判監6年最矚目;至於去年懷疑洗黑錢案件有約1000宗。現在警方打擊洗黑錢主要由商業罪案調查科及毒品調查科的財富調查組負責,惟警方承認,隨着洗黑錢活動的手法轉趨迂迴複雜,調查工作愈來愈困難。

財富調查組高級警司馬炳堯【圖】透露,近年典型洗黑錢方式是聘用外地人來港成立空殼公司,取得銀行賬戶及網上理財密碼後便離境,再把密碼交給幕後分子或一些想「搵快錢」的港人,操作戶口錢銀交易,金額由數萬至數億元不等。

他表示,由於不少案件均涉及大量空殼公司及銀行戶口,令警方要花長時間追查源頭及資金流向,「原本一個戶口用10小時,現在可能要10日、8日,故一宗案可能要查幾年」。以中國銀行(03988)開平分行前行長許超凡虧空公款所牽涉到的洗黑錢案為例,警方由2001年展開調查,至去年最後一位被告遭定罪,前後共用了14年。

舉報數字直線升

為打擊洗黑錢活動,警方與金管局及證監會等設有舉報機制,銀行及金融業界如發現有可疑交易,將向警方舉報,近年業界意識提高,舉報數字也直線上升【表】;財富調查組警司庾燕青指出,洗黑錢活動不限於金錢,只要有利可圖,股票、物業,以至藝術品及重金屬等也可被用作「漂白」,如去年就有5位以色列男子在本港處理金條、鑽石及銀粒等犯罪得益,分別判囚52個月至5年半。

聯合財富情報組警司麥永業說,雖然不法分子「走得快」,但只要他在港有資產,警方可申請財產凍結令,如對方半年後仍不現身,就可申請充公令,即使未能緝拿不法份子歸案,也要對方血本無歸,其中金額最高的一宗,是在2011年成功充公逾15億元財產,惟因該宗案件仍然有人在逃,故不便透露詳情。

24 Feb 2015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