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創業輕易 三思而行


林國泰 財經DNA

創業輕易 三思而行

恭喜發財!在新年常聽到的賀年說話,又有幾多人認真思考如何發財?過去香港是福地,只要生活要求容易知足,很多人都生活在舒適地帶(comfort zone),談創業的人多,落實的卻不多。近年科網熱潮捲土重來,年輕人一夜間成億萬富翁,部分人的發財大計由此起。

基金支持非萬能

最近阿里巴巴宣布撥出10億元在港成立「青年創業基金」,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亦建議成立3億元「青年發展基金」,幫助港青創業。無疑年輕人創業往往最缺乏資金,雖然基金令港青創業較為容易,但創業講求競爭優勢、財務及人事管理等等,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

創業支援慷慨,要珍而重之。以「青年發展基金」為例,據悉初步建議非政府機構向不同公司籌募款項,之後由政府以「一比一」配對相應資金,以每個項目的啟動基金約20至30萬元推算,一年可資助1000至1500個項目,申請人成功獲批的資金毋須償還,非常慷慨,創業者要好好珍惜。

據報,阿里巴巴在最新活動上,指出淘寶600萬個賣家中,只有5%成功賺錢,當中,虧損的主因是各方面成本太高;天貓商城賺錢亦不足10%。天貓主要以企業對個人(B2C),很多企業資源豐厚,人才濟濟,成功率亦不足一成;至於個人網絡商店對消費者(C2C)方面,約95%更是失敗收場。

創業競爭極大,超乎想像。創業者多以網店模式經營,目標市場為13億人口的內地為例,網店的競爭情況如何?網店數目多少?截至前年12月,內地實際營運的個人網店數量按年由1321萬間下跌至1122萬間,減少近200萬間,可見內地網店的競爭遠遠超乎想像,競爭對手及每年倒閉店舖對香港人來說是天文數字。

競爭激烈 成功率低

儘管港府及私人機構大力推動本港創業文化,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應值得支持,但創業過程辛苦,必須要三思。創業成功率低代表創業者要付出比其他人以倍數計的努力才有機會生存。競爭極大反映產品及服務須擁有強而有力的競爭優勢才可脫穎而出。最後,創業沒有捷徑,香港人講求「快、醒目」,在創業旅程中是不足夠的,有志者可多參考創業者成功及失敗個案,好好「享受」一下創業旅程。

retailfun66@gmail.com

23 Feb 2015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