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尾班車
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布的非農新增職位數字好過市場預期,投資者擔心聯儲局或提早加息,影響美國10年及30年期長債價格明顯回落;隔晚美債價格在美國收市繼續下跌。
《巴隆氏》財經網引述「新債王」岡拉克的1月3日訪問指出,他也認同聯儲局今年開始加息,但估計美國10年期債息到年底有機會重見1.38厘的2012年7月的上次低位。
岡拉克解釋,國際油價持續低位徘徊,環球將有更大機會出現通縮,這也是債息趨跌的其中一個原因(見1月7日「市評」)。《巴隆氏》上載岡拉克訪問後三日(1月6日),10年期美債孳息今年首度失守2厘大關(美國收市),並反覆跌至1月30日的1.64厘,創2013年5月以來新低。
踏入2月,受到美國近期經濟數據普遍強勁的刺激,美國長債孳息逐步回升,周一美市,10年期、30年期美債以至美國長期國債ETF(紐交所代號TLT)價格均回落至接近今年1月上旬水平,10年期及30年期長債孳息升至1.98厘及2.55厘的1月8日以來最高位收市(昨天歐洲時間,10年期美債孳息更升穿2厘)。
然而,「股神」畢非德及通用電氣(GE)前行總裁韋爾奇(Jack Welch)上周分別接受傳媒訪問時不約而同表示,環球經濟疲弱、多國央行減息或「放水」、美元強勢等等,都為聯儲局加息增添難度。退一步講,即使聯儲局真的「反環球央行潮流」加息,美國長債價格也未必會下跌,例如聖路易聯儲銀行長布拉德(James Bullard)早就指出,聯儲局減少買債100億至200億美元,效果大概等於加息0.25厘(見2013年9月24日及2014年10月18日「市評」)。聯儲局去年開始Tapering,到第四季全部結束每月買債850億美元的QE計劃,根據布拉德「方程式」,去年最少已加息超過1厘,但美國長債價格卻跑贏包括標普500指數等大部分資產,令可能是唯一一個逆市睇好美債表現的岡拉克,頭頂的「新債王光環」更加閃亮。
聯儲局或提早加息對美國長債價格造成的負面影響相信不會延續太長時間,況且財經網站ZeroHedge發現,環球主要央行定期發行的國債,連供應央行本身的買債計劃(QE)也不足夠,遑論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再加上美國是全球最不可能會債務違約的國家(美元要幾多印幾多),美債可說是最理想的避險資產之一,趁市場炒作聯儲局或提早加息的「不利」消息,早前看淡美債的投資者,現在可能是買入美國長債分散投資的尾班車。
中港股市方面,周二恒指收報24528,微升7點,或0.03%。國指收報11695,升47點,或0.41%。上證綜指收報3141.59,升46.47點,或1.5%。市場繼續憧憬人行減息降準,不過,滬深A股融資餘額(孖展交易)未見顯著減少,人行「大動作」減息的機會不大,反而牛熊證街貨分布顯示,牛仔佔六成以上的相當失衡水平,提防莊家「屠牛」賀新春。
信報研究部
11 Feb 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