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信心恐慌
人行連續兩日調低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滙價,昨天中國外滙交易中心人民幣開市中間價為每1美元兌6.3306元人民幣,較周二的中間價6.2298下跌1008個基點,人民幣貶值約1.6%。官方價開出後,在岸人民幣現貨價跌穿6.4水平,離岸滙價更一度急挫逾千個基點,失守6.5大關。
中國現在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貨幣政策出現基礎變化,無可避免會引起金融市場震動。人行周二突然「主動」讓人民幣貶值,翌日本港主要報章都以此作為頭條,官方喉舌《大公報》亦以〈 離岸價瀉3% 震動全球 〉為頭版頭條副題;而大多數分析師均認為,市場預期人民幣會持續貶值,將引發資金(從人民幣資產)加速外流。
人行決定把人民幣貶值,無異是面對三個煲兩個蓋棘手問題(見7月30日「市評」)中自製一場信心恐慌,昨天本欄已指出,人民幣不知跌到「伊於胡底」,投資者若持有人民幣相關資產,宜早走早着。而周三滬深A股全線跌逾1%,顯然亦是由貨幣貶值引起信心恐慌。
港股方面,恒指低開229點,稍稍反彈至24324水平即持續下跌,尾市低見23826點,收報23916,跌582點,或2.38%;跌穿10天線(24432點)。國指收報11042,跌221點,或1.97%;同樣失守10天線(11140點)。
EJFQ圖表顯示,恒指自7月27日以來,昨天又形成一個下跌裂口(24420和24324點),並同時跌穿TrendWatch的下降通道中軸以及年初至今累積的成交量密集區底約24450點水平,技術走勢明顯轉差。值得注意的是,較受人民幣貶值影響、周二已急跌的三大主要內航股包括南方航空(01055)繼續明顯跑輸給恒指,而業務或收入主要源自內地的科技股王騰訊(00700)也跌逾4%;反之,美國和歐洲佔營業區份額近八成的利豐(00494),卻逆市升近2.8%,成為表現最出色的恒指成分股,而利豐是早在去年7月7日轉為信號紅燈的弱勢股。人行自製信心恐慌導致資金從人民幣相關資產流走的情況在港股更清楚體現。
人行顯然也知道人民幣突然貶值會造成金融市場震動(力度則較難估計),周三中間價開出後,人行官網亦刊登答問文章,強調現階段人民幣滙率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並明言現時中國經濟增速較高,經常賬長期保持順差,外滙儲備亦十分充裕,為人民幣提供穩定支持。此外,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人行曾出手干預滙價,避免人民幣過度貶值(或反映市場震動力度出乎人行意料)。
也有銀行界人士指出,現時業界仍傾向相信今次調整屬一次性,以免影響內地希望透過投資拉動經濟,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內地《財新網》亦引述中國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人民幣一次性調整而並非趨勢性貶值。問題是涉及升值、貶值、加息、減息等重要貨幣政策,通常都是趨勢發展,人行現在連續兩日下調人民幣的中間價,你相信今次人民幣貶值會是一次性嗎?
信報研究部
13 Aug 2015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