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人民幣波動增 對沖滙率風險要緊

人民幣波動增 對沖滙率風險要緊

人民幣滙價突然貶值,一眾以中國為出口市場的歐美股捱沽之餘,美元負債沉重的內地企業亦備受關注。內地企業過去幾年離岸借貸成風,以為人民銀行自會理順滙率波動,如今必須學習對沖相關風險。

早已警告過大家了。一直以來,中國矢志讓人民幣滙率逐步國際化,並讓市場力量在經濟扮演更重要角色。然而,當人民幣滙價周二貶值2%,影響卻相當廣泛。類似的波動情況日後還會出現,企業及投資者都得適應。

人民銀行表示,這次人民幣兌美元每日中間價的變動屬「一次性校正」,反映人民幣與持續轉強的美元各走各路的意欲。人行同時指出,每日中間價日後將更能反映市場力量。照道理,人民幣貶值將陸續有來,皆因中國經濟增長正放緩,資本持續外流,調整通脹後的人民幣滙價以貿易加權而言亦顯得過高。

貶值救亡經濟堪憂

股市已分辨出這次貶值可能造就的贏家與輸家;大體而言,貶值被視為有利內地出口商,不利向中國銷售產品的美國、歐洲及日本公司。後三者之所以不利,某程度因為銷售及利潤進賬兌換成自家貨幣後可能縮水,但更重要的是,中央出動到貶值這一招,中國經濟現況如何,不言而喻,難怪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及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BMW)等股票周二都下跌。

另一類值得關注的股票,涉及美元負債沉重的中國企業。根據財經資訊公司Dealogic的數據,中國企業去年透過發行美元計價債券集資680億美元,相當於總發債額14%左右;發債額高的公司包括電子商貿巨擘阿里巴巴、中石化(00386)及中海油(00883)。

南航逾九成為美元債

不過,上述三家公司的美元收入也很可觀,因此毋須過分擔心。內地航空公司的滙率風險看來最大,主要拜飛機租賃開支所賜。以南方航空(01055)為例,超過90%負債以美元計價。該公司估計,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每下跌1%,利潤就會減少7670萬元人民幣,考慮到該公司2014年營運利潤亦只有47億元人民幣,人幣貶值的衝擊不小。南方航空H股周二就暴挫18%。

南方航空說到底都是國有企業,倒閉的機會極低。但至低限度,中國這次貶值已對把離岸借貸視作「利差交易」的行為發出警號,此類借貸假設人民銀行自會理順滙率波動(及任何人民幣升值壓力),看來愈來愈不智。隨着人民幣體制逐步自由化,內地企業亦得跟所有人一樣學習如何控制滙率風險。

譯自:THE LEX COLUMN

版權所有:FINANCIAL TIMES

13 Aug 2015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