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WhatsApp「中大獎」的二三問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WhatsApp「中大獎」的二三問
2月23日,周日。《信博》健筆馮文上周四在其大作中論及,WhatsApp值錢之處不在可見的營收/利潤,而在掌握了全球通訊圖譜。上星期,Facebook(fb)以總代價190億美元(每名用戶42.2美元)收購WhatsApp;西班牙第二大銀行BBVA斥資1.17億美元(每名客戶1170美元,破盡紀錄【圖】),買下美國網上銀行Simple。霎時間,立足於流動科技的新生代服務供應商接二連三「中大獎」。
馮文指出,WhatsApp掌控了誰在跟誰通訊的關係圖,沿此路進,不難對全球人際組合與言論之間的相互影響瞭如指掌。結論是,投資者今後下注,得辨清哪些公司能創造全新的價值觀。馮君於程式與文字之間揮灑自如,對新企業「玩法」的理解,自非只懂以傳統營商指標「計死數」者可比。
然而,正正由於愈來愈多處於草創階段的公司給巨企天價收購,投資者更有必要在新舊之間作對比,從中判斷一家二家「中大獎」的創業公司是否物有所值,對企業和經濟又有什麼啟示。新舊對比辨清價值因適時就美國樓市泡沫示警而聞名的投資者、美國共和黨前總統提名競逐者保羅(Ron Paul)的經濟顧問席夫(Peter Schiff,Euro Pacific Capital創辦人),於fb收購WhatsApp後撰文評論這宗「世紀大刁」,對WhatsApp的價值提出兩大質疑:一、就如馮文引述其業界友好的話:WhatsApp取代SMS,打掉電訊公司一大營收來源,但自己卻沒有什麼收入,單靠一元下載,不可能賺大錢。席夫指出,WhatsApp累積用戶速度之快,社交媒體中無出其右,連fb亦甘拜下風。
許多人因而認為,以WhatsApp的增長,每名用戶42美元的收購成本絕不嫌貴。問題是,WhatsApp的驚人增長,建基於免費(首年不收費,第二年起每年收取99美仙)提供電訊公司每月收費不菲的文字通訊服務。不用付錢(或僅象徵式收費)自然多人使用,但一旦WhatsApp嘗試提高收費,客戶流失可以很快。二、電訊公司目前以a la carte形式提供文字通訊服務,收入極速被WhatsApp「打掉」。
電訊商若不願坐以待斃,會否考慮停止以a la carte模式提供此項服務,改以綑綁手法銷售話音、數據和文字通訊,把套餐收費定在足以收回失掉的文字通訊生意、客戶感覺又好像該項服務「免費」的水平?如此一來,fb要獨霸這個市場,豈非連AT&T、Verizon等電訊巨無霸亦得收歸旗下?老畢認為,席夫的第一點質疑強而有力,但第二點卻大有商榷餘地。
用戶棄SMS取WhatsApp,除了收費上的差異外,客戶以電訊商的服務收發照片非但速度慢,還須額外繳費,價格加用戶體驗,令電訊公司無法跟WhatsApp競爭。有理由相信,即使電訊商如席夫所說,以綑綁形式把文字通訊包裝成「免費」服務,電訊公司在這個市場「敗部復活」的努力仍將無功而還。黏合效應不足恃值得WhatsApp擔心的是,因朋輩間廣泛使用而建立起來的「黏合效應」,會否在WhatsApp嘗試徵收足以讓其營業額(去年2000萬美元)顯著上升的費用後,隨着客戶轉用其他免費服務而煙消雲散。本報「新聞點評」欄主高天佑2月21日提及,美國創投基金Y Combinator的調查顯示,最多年輕人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Snapchat排名在WhatsApp之上,前者去年更拒絕了fb「提親」,雖不能就此認定WhatsApp只屬次選,但從fb的洽購時序,不難反證兩家公司在朱克伯格心目中的份量旗鼓相當。年輕人貪新厭舊加上用戶增長立足於免費(或象徵式收費),WhatsApp的客戶基礎是否足恃不無疑問。
老畢認為,還有一點必須提出:WhatsApp活躍用戶雖多達4.5億,但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沒有fb賬戶?換句話說,fb通過這宗併購接收的龐大客戶基礎,有多少是能讓fb進一步掌握世界通訊關係圖,又或更充分地monetize整體資源的「新客」?席夫畢竟「一把年紀」(現年51歲),跟新生代的人和事難免略顯脫節。「直覺」告訴他,fb收購的若是美航或Dunkin' Donuts,190億美元非但有找,剩下的20億用來搞R&D,豈不妙哉?那是以舊經濟思維看新經濟,席夫跟科網世代下的「全新價值觀」自然格格不入。然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席夫一類見慣市場、經濟起伏的投資老手,總有一些智慧能「塞進」後輩口袋。
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是:以德州為基地的美國家電、傢私零售連鎖店Conn's,近年透過向消費者提供信貸,成功谷大銷售增長和盈利。假繁榮害人不淺此一手法,跟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電訊器材商向科網公司提供的「賣方融資」(vendor financing)相似,在經濟火紅、投資熾熱期間,自然能令信貸供應方業績亮麗。2011年初至去年底,Conn's股價三年內狂飆15倍,就是拜這種表面風光所賜。該零售商上周派成績表,客戶拖數極其嚴重,公司股價單日暴瀉43%!想想科網爆煲後思科、朗訊、JDS Uniphase等「大哥大」的處境,這種害人不淺的假繁榮,但願不會在今天重演。放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