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網媒廣告潛力不可小覷
網媒廣告潛力不可小覷
恒指昨天繼續在27200點邊緣徘徊,仍受制於上月27日以來的下降軌【圖1】,成交金額減少至1266億元。後市必須首先突破該下降軌(現處27500點),才有望扭轉近兩周的弱勢。世界經濟環境沒有什麼大件事,美元兌歐羅弱勢繼續,主要受年初瘋買歐債的倉盤拆倉影響,歐息升得快過美息,導致兩地息差收窄。歐美銀行股近期均跑贏指數,均佐證世界經濟前景向好。港股之回落,只屬調整,值得趁調整吸納。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公布的3月底成員國的綜合經濟領先指標顯示增長動力平穩,當中,歐洲的經濟動力轉強,特別是法國及意大利,但非經合組織成員國的中國則仍在放緩,巴西與俄羅斯動力繼續失速。該項領先指標一向都跑在實際經濟周期之前,所以暫時未見環球主要經濟體存在很大的風險。
滙控重組 有望追落後
事實上,經濟寒暑表的銀行業,股價表現也不俗,美國的銀行股ETF(KRE)已逼近2008年金融海嘯後高位(在去年4月1日創下),而歐洲的銀行股指數亦逐步造好,銀行股對經濟周期十分敏感的行業,它們跑贏指數,反映市場不覺得有很大的金融風險。歐美長債債息回升,債息曲線轉陡,均有利銀行股淨利息收入。
歐羅區首季經濟表現不俗,反映量寬措施見效,債息回升十分之正常,歐美國債的息差上月初以來開始收窄【圖2】,觸發套息倉盤拆倉,惹來一陣子動盪,但德國10年期債息也只是返回去年12月的水平,預料仍會反覆上揚,美元兌歐洲貨幣仍有再跌的空間。弱美元對商品有利,但油價恐會受制於供求因素,紐約期油近日在每桶60美元已見阻力,反而黃金會更受惠於弱美元。
講開歐美銀行股,又想起不少港人的愛股滙控(00005)【圖3】。由2007年至今,滙豐控股的股價表現,是前半期跑贏,但到了2013年中之後就開始明顯跑輸,這可能與業績年年都差過市場預期,加上官司纏身,罰款不絕,新興市場又唔得有關,但在大笨象研究重組及遷冊,有意出售拉丁美洲等不賺錢的業務,配合債息回升因素,有望追回近年落後的幅度。
香港人的名言是「Hi-tech揩嘢」,但今時今日,投資組合不買科技股就真的會「揩梗嘢」。互聯網已成為世界大潮流,不少人仍記住科夢泡沫的慘痛教訓。
手機板腦 隨身廣告
不過,大家想想當年的上網速度不到1MB,要睇視頻簡直匪夷所思,筆者記得當年本港有間報社因市場集資容易,投資興建直播室,但網速那麼慢,走快了好幾年,直播室閒置了多年。但今時今日網速已達100MB甚至1000MB,智能手機的普及化更改變了世界及人類的生活習慣。
美國有一半成年人的媒體資訊是從網媒取得(中港市場未見有同類數據,但相信趨勢也一致),但網媒佔美國廣告市場的比率只得30%,不成比例,代表前景可觀,網媒單是搶佔傳統傳媒廣告市場已有排做。網媒已發展至多平台,由枱頭電腦到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隨身攜帶電子設備,對廣告商而言,網媒比傳統紙媒、電視和電台的優勢是可更有效量度廣告的效益及有更強的客戶回饋。
Hi-tech揩嘢 不適用騰訊
騰訊(00700)首季開始發揮微信(WeChat)的威力,網上廣告收入按年增逾倍至27.2億人民幣,廣告佔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6%躍升至12%。據媒體訊息研究機構Magna Global的預測, 中國的流動媒體廣告市場的收入會由2014年的19.8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62.6億美元,年複式增長達33%,較美國期內的29%增長還要快,微信為內地的社交媒體龍頭,但根據iResearch的數據,在網上及流動媒體廣告市場的佔有率只有5.3%,首位為搜尋器公司百度,佔34%;阿里巴巴居次,佔22%;相信騰訊可迎頭趕上,廣告收入增長可快過整體市場。
趁今輪調整,低買騰訊、港交所(00388)、平保(02318)、中移動(00941)以至滙控,等待恒指在五窮六絕後回升。
15 May 2015
信報
網股偷步炒上迎深港通
網股偷步炒上迎深港通
港股連日積弱,科網股獨領風騷,續見資金追捧。國務院提出加快高速寬頻網絡建設,降低創業創新成本,為「互聯網+」行動提供有力支持。消息刺激科技及軟件股急升,晨訊科技(02000)飆21%,中國軟件(00354)及中國擎天軟件(01297)大漲13%。分析指出,內地公募基金瞄準香港科技板塊,看好其盈利前景和「互聯網+」概念,應是股價急升主因。
騰訊收購帶挈手遊股
騰訊(00700)季績理想,獲大行唱好,收報161.3元,升2.9%,全日輪證成交額超越正股(41.8億元),達60億元。騰訊擬收購美國手遊商Pocket Gems 20%股權,激發本港手遊股收購憧憬,雲遊(00484)升14%,博雅(00434)升9%,IGG(08002)升7%。
內地公募基金炒起深圳創業板至上百倍市盈率後,視線可能轉移到香港。彭博昨引述博時、易方達、華安及南方等公募基金經理稱,看好今年港股有望重現2007年「港股直通車」盛況,尤其中小市值股;華安香港精選基金經理蘇圻涵說,「深港通」推出後,港股投資風格有可能「A股化」,外資行可能不願意投資中小股,A股投資者或成為主力,他部署中小股也因應「深港通」行情。
就多隻4月內地熱銷的QDII公募基金首季持倉【表】所見,這些基金不約而同加倉資訊科技(IT)股。首季過後,加碼IT股的趨向可能持續。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首季報告表明,上季增加環保、TMT(科技、媒體及通訊)、券商等行業配置,以及業務有特色、估值合理的中小市值公司比例。
公募基金IT持股加碼
深圳創業板指數年初至今已升1.1倍,被戲稱為「神創板」,網上教育服務商全通教育累漲4倍,破400元人民幣大關,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市盈率逾千倍。同業的網龍(00777)自3月中起,便被提出「港A股」概念的內地格隆滙論壇極力推薦,指當時市盈率僅20倍的網龍會是下一個全通教育。3月中以來網龍累漲1.7倍,昨收報35.95元,升6%,市盈率82倍。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港股「A股化」,內地股民對政策及消息更敏感,港股升勢常滯後於A股,本港投資者後知後覺;網龍5日內急升85%,屢屢破頂,似是內地公募基金聚焦香港科技板塊導致,並指內地現時有許多網上論壇談論港股,每每有人講個號碼散戶便一窩蜂去買,港人無法掌握這些論壇何時叫「落車」,不鼓勵股民現價高追。
恒指昨收報27286點,升37點(0.1%);國指連跌3日,收報13775點,跌83點(0.6%)。大市交投降至1290億元,回到4月初爆升前水平。恒指夜期收報27313點,升83點,高水26點。截至今晨1時,ADR港股比例指數報27421點,升134點。
15 May 2015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