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中英蜜運破地緣格局 歐洲諸國爭攻華經貿

中英蜜運破地緣格局 歐洲諸國爭攻華經貿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後馬不停蹄訪英,元首國事訪問冠上「超級」一詞,突顯非同尋常,英國官方熱情禮遇,高標準演繹了何謂超級。被暱稱「習大大」的一國之主,用「有遠見」這詞回贈英方,也算得上是不尋常的評價,至少在面對美國總統奧巴馬時聽不到這詞,透出親疏之別。而中英彼此以熱情打造「黃金十年」,更如蜜運的殿堂承諾,是不能靠動動嘴皮兌現的,須仗厚重的利益去經營,習主席今次帶去英國的禮單,是超過三百億英鎊貿易投資,將為英國創造三千九百個職位。

這份厚禮濃情,看來是值得的。英國堪稱是西方的異數,在中共打下江山立國之際,傲慢的斯太林還未打算承認襁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時,英國已於一九五○年率先承認,既促使蘇聯急忙跟上,也比美國直到一九七九年元旦新中國成立三十年才建交,行先了一大步。英國的遠見顯然基於看到雖一窮二白卻市場龐大的中國的經貿潛力,那是從鴉片戰爭誓要打開神州國門,就清晰起來的認知。這段歷史讓幾代中英領導人都十分重視兩國關係,重視彼此的經貿利益。

正如習大大引用莎士比亞名句:「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中英合作在複雜的時代,從過去走向未來,要揭開新一頁。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軍事圍堵中國之餘,還主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將中國摒於圍外。中國牽頭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實行西進的策略反制,欲打破美國的地緣擠壓;正是英國不理盟友美國的阻攔,率先於西方陣營投入亞投行懷抱,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甚至宣稱「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好夥伴」,英國的堅定態度與帶動作用,成全中國重塑地緣格局的戰略,足以讓中共第五代領導班子感激圖報。習大大今次訪英,奠定中英間最廣泛最深入的經貿合作,揚言「利在兩國,惠及世界」。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與習近平會談後宣布中國正式參與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又表示兩人談及中國的「一帶一路」。雖然卡梅倫指中英關係不僅局限於財經和投資領域,兩國還致力於協力維護全球和平與穩定;雙方並談論網絡安全和人權問題。然而,經貿合作絕對是這次中英峰會的主旋律。

其實,歐洲投身亞投行的何止英國,財困各國在歐債危機後,無不紛紛寄望中國施以援手,強化彼此的經貿往來。撇開經貿如何提升不說,中國僅僅開放國民遊歐,已顯出其巨大的帶動能量。這現象與以往基於鄙視中國的制度,尤其不認同中國人權,捨得犧牲經貿利益加以抵制,存在很大的落差。前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也表示,爭奪北京好感的競爭愈來愈狂熱,歐盟成員國間的競爭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

歐洲近年受到歐債危機、希臘脫歐、烏克蘭戰事、難民壓境連串困擾,給中國切入可乘之機,令歐洲成為美國打壓中國後,中國向西拓進的地緣出路。以甘詞厚禮開路,中國顯然先聲奪人。習大大訪英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接着東來訪華,或多或少有點不讓英國專美。

事實上,歐洲主要國家開門揖迎中國來投資,是解決本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助力。何況,凡事計算代價,老練的歐洲政要不會純粹替北京抬轎,他們也會逼北京開放門戶,只要西方國家齊心促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均有機會分食中國經貿大餅。現成例子之一,早前入股電視廣播(TVB)的「中國梅鐸」黎瑞剛,旗下華人文化產業基金便趁習主席今次訪英,把英國默林娛樂集團引入上海,興建LEGOLAND(樂高樂園),日後將以合資形式在內地建立多種形式的主題公園,包括中國動漫題材的文化娛樂項目。

習近平早已作出深入改革開放的承諾,並在踏實地推動,雖說中國分化歐洲,同樣也成為歐洲各國合力攻入中國的機遇。習主席形容中英要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中國何嘗不也歡迎其他歐洲國家,結成共同體?在這前提下,中國吸納外國投資的同時,還要包容海外的政治法制優勢,正如習大大說的「國無長強、國無長弱」,中國全面推動依法治國,既吸收中華法治傳統,也借鑑世界各國做法。他特別提到,英國最先探索代議制,而中國民本法治源遠流長,兩國可增加交流互相借鑑。中國明白世界利益共同體中,各國強弱態勢無定,彼此學習促進,不應恃強凌弱,既敲打美國,也鼓勵英國,又自我警戒。習近平既已放話,訪英成為進一步改革開放的表白,世界必緊盯中國是這麼說的,是否這麼做。

22 Oct 2015

信報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傳感器帶來之革命


算者 數據人語

傳感器帶來之革命

什麼是資料能力社區化?我認為,簡單地說,即是如何讓資料的能力更有效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美國政府的理念是,資料的擁有者為大眾市民,自己僅是監管者;更誇張的是,如果政府部門的資料要選擇不公開,也得先給個說法。這就是未來智慧城市的基礎和根基。

最近,奧巴馬政府又宣布,將增加1.6億美元(約12.5億港元)的投資用於智慧城市專案,迎接大資料和低價感測器帶來的革命。這項投資將用於聯邦研究和超過25項的技術合作,其目的為改善交通堵塞、降低犯罪率、管理天氣變化造成的損失、提升城市服務效率,以及廣義的經濟增長。超過20座美國城市將通過跟高校及技術公司合作,加入到智慧城市專案中。

白宮稱,「市政領袖、資料科學家、技術專家以及技術公司將聯合起來打造智慧城市,建立基礎設施以不斷地提升資料的收集、整合和利用,從而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

美13億研建智慧城市

何謂智慧城市?其基礎設施在於物聯網。它是互聯網的延伸,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路的連接,並互通資訊成為一個巨大網路。

城市是物聯網開發和應用最有力的實驗田。美國政府這次增加的投資將用於公共安全、能源、健康、交通及天氣項目;國土安全局、能源部、商業部及環境保護局將負責這些項目,其中1000萬美元用於線下的計算和網路集成,例如智慧建築項目。芝加哥大學將研究Array of Things的開發,這是一個包括500個節點的基礎設施開發,以便在城市地區快速地部署感測器、嵌入系統及計算和交流系統。相關工業界的參與包括AT&T在10個智慧城市部署一系列網路系統,用於智慧量表、交通管理和公共安全。與此同時,國土安全局將和國家標準局共同合作使用智慧城市資料及分析和預測模型,這是國土安全局的5年5000萬美元開發緊急回應技術項目的一部分。

算者忽發奇想,如果把城市比喻為網站,那麼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互聯,甚至設備之間的跨市互聯,也相信是未來的重要趨勢啊!因此,設計智慧城市的時候,千萬不能抱着獨善其身的傳統思維。萬物互聯將會更充分地讓我們體會到,地球是平的,國界愈來愈不重要。

算者

資深數據人,深信廟算者小勝,不算不勝。

20 Oct 2015

信報